知识

佳士得开通加密购房通道,富豪资产进入「隐身模式」

美国佳士得国际地产成立首个专业团队,支持用加密货币购买高端房产,标志着数字货币加速融入主流房地产市场。该团队由加密专家组成,已促成多笔大额交易,包括6500万美元的比弗利山庄房产。随着美国政策支持(如《天才法案》)和富豪需求增长,加密货币因匿名性和资产多元化优势日益受青睐。目前佳士得旗下超10亿美元房产接受加密货币支付,预计未来五年此类交易将占全美房地产交易的三分之一。

佳士得「搞事情」:加密货币买房,富豪资产正式进入「隐身模式」

**摘要:** 佳士得国际地产成立首个专业团队,支持加密货币支付房产交易,迎合数字货币融入主流金融的趋势。该团队由加密专家组成,提供去银行化服务,已完成多笔高额交易,如6500万美元的比弗利山庄房产。美国政策支持加密资产发展,特朗普家族受益显著。加密货币因匿名性受富豪青睐,预计未来将占房地产交易的三分之一。目前多套豪宅接受加密支付,总价值超10亿美元。

ETH vs SOL:2025 加密战争,万亿资本押注新旧秩序

2025年加密市场主线聚焦于以太坊(ETH)与Solana(SOL)的竞争。ETH凭借《GENIUS法案》和稳定币监管优势,成为RWA、ETF和DeFi的金融核心,吸引机构长期配置;SOL则依托高性能链上消费生态和Meme币热潮,成为资本短期投机的主战场。两者分别代表“合规金融引擎”和“原生投机赛道”,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,机构资金正加速流向这两大公链。

以太坊点燃行情,Solana接棒狂飙:山寨季来了?

**摘要(50-100字):** 在比特币突破历史高点后,市场资金正转向以太坊(ETH)和Solana(SOL)等高波动性山寨币。数据显示,7月以来巨鲸和机构大举买入ETH(26亿美元),ETH现货ETF单日净流入创纪录(2.97亿美元),SOL及其生态代币也普遍上涨。比特币市占率降至60.1%,山寨币季节指数升至50,显示资金正从BTC流向山寨币。分析师认为,监管利好和机构配置调整或推动山寨币

最赚钱的 L2,Base 为何能日入 18 万美元?

**摘要(80字):** Coinbase推出的以太坊Layer2网络Base已成为创收能力最强的L2平台,日均收益达18.5万美元,远超竞争对手。其高收入主要得益于动态拍卖式的交易排序机制(类似EIP-1559),允许用户支付优先费用加速交易,同时DEX活动贡献了大部分优先费用收入。相较Arbitrum等采用“先到先得”模式的链,Base的经济模型更高效地捕获了区块空间价值。

火币HTX上新资产一周回顾(7.15-7.21):以太坊稳步领涨,热点轮动爆发财富效应

**摘要(50-100字):** 7月第三周,加密市场热点轮动加速,新兴资产表现强劲。以太坊(ETH)领涨主流币(+23%),而火币HTX上线的多个赛道资产涨幅显著,如AI+Meme代币ANI(+137%)、DeFi项目ELX(+115%)和NFT概念PENGU(+111%)。Layer1公链(如CFX、XTZ)及莱特币(LTC)也迎来上涨。市场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,资金向高弹性项目扩散,火币HT

火星早报 | 特朗普当面要求鲍威尔降息;逾 154 亿美元的 BTC 和 ETH 期权今日到期

巨鲸James Wynn平仓BTC和PEPE多单,亏损65.7万美元,并新建PEPE空头仓位。Galaxy CEO预测比特币年内或达15万美元,但以太坊表现可能更优,机构兴趣推动ETH上涨。特朗普次子认同“ETH被低估”观点。摩根大通称今年加密市场流入资金达600亿美元,山寨币受关注。此外,PUMP较公售价跌30%,BONK大额转账引关注。

以太坊ETF一周年:从遇冷到爆发,资金流向背后的机构信心转变

以太坊ETF在经历初期低迷后迎来爆发,2025年6月资金流入超35亿美元创纪录,7月势头更猛。机构兴趣激增,SharpLink等公司将以太坊纳入战略储备,持有量超基金会。质押功能若获批或进一步吸引资金。以太坊价格三个月涨150%,其“应用型网络”特性与比特币的“数字黄金”定位形成差异化优势,推动机构长期配置。

Pump遭Bonk碾压后,高频交易者或成翻盘筹码?

Bonkfun 和 Pumpfun 正在争夺 Solana Launchpad 的主导权。Bonkfun 近期崛起,每日代币发行量超 2.5 万枚,市值增长显著,而 Pumpfun 发行**摘要(50-100字):** 量降至 1 万枚以下。Bonkfun 的交易量和市值表现吸引更多交易者,形成飞轮效应,且其大部分交易量来自第三方应用。尽管 Pumpfun 高频交易者比例更高,但其市场份额持续下

2025年第二季度亚洲Web3市场回顾:从政策到落地实践

亚洲Web3市场在2024年第二季度呈现监管深化与企业投资加速趋势。香港8月将出台稳定币立法,新加坡收紧海外业务限制,泰国推出政府数字债券(G-Tokens)。日本上市公司大举增持比特币,中国企业借道香港布局加密资产。韩国稳定币政策因监管分歧延迟,越南实现加密货币合法化,菲律宾推行“严格监管+沙盒创新”双轨制。整体来看,亚洲在保持监管审慎的同时,推动机构级数字金融创新。 (99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