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

OKB一周暴涨2倍:一场6500万枚代币销毁背后的财富幻觉与生态野望

2025年8月,OKX交易所通过销毁6525万枚OKB(占总流通量52%)、升级X Layer公链性能及整合OKT链代币,推动OKB价格24小时内暴涨200%至142美元。这一战略将OKB总量永久锁定在2100万枚,模仿比特币通缩模型,同时强化X Layer生态需求。尽管市场反应狂热,但链上生态实际流动性不足,未来价值取决于真实应用与用户增长。

AI和加密财库能不能救贾跃亭?

法拉第未来(FF)近期发布“EAI+Crypto”双生态战略,试图通过具身智能(EAI)赋予汽车“灵魂”,同时推出加密指数C10并计划建立5-1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财库。这一举措在FF股价濒临退市、交付量低迷的背景下,被质疑是市值管理手段而非实质性突破。尽管概念超前,但公司面临SEC调查、资金短缺及交付能力不足等现实挑战,战略落地存疑。

火星早报 | 比特币市占率跌至59.4%,山寨币市值过去一周上涨3.06%

当前以太坊PoS网络出现大规模资金流动,约39亿美元ETH排队退出(等待15天),同时11.6亿美元等待加入(延迟4.5天),反映市场获利了结与机构进场的分歧。比特币市占率降至59.4%,山寨币市值上涨3%。加密市场杠杆率快速攀升至531亿美元(Q2增长27%),导致脆弱性加剧,近期10亿美元爆仓凸显风险。多家机构正构建专有区块链以优化稳定币结算效率与合规性。

对话 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:11 人如何打造"链上币安"?

Hyperliquid凭借11人团队占据去中心化永续市场75%份额,用户资产达62亿美元,代币市值160亿。创始人Jeff Yan分享自筹资金、拒绝风投、用户驱动的理念,强调去中心化金融的未来愿景。团队保持精简高效,专注协议开发而非上币,认为社区所有权比短期利益更重要。Jeff结合中西方价值观,将Hyperliquid定位为开放金融基础设施,支持生态自由发展。

比特币以太坊涨不动了?揭秘锁住加密市场的四重枷锁

2025年8月,加密货币市场陷入脆弱平衡,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停滞,受四股力量制约:华尔街ETF买盘与早期持有者抛售对冲、以太坊DeFi去杠杆抛压、衍生品市场投机与对冲并存、高稳定币收益率吸走流动性。市场对宏观变化极度敏感,8月14日PPI数据意外飙升引发10亿美元清算,暴露杠杆结构失衡。尽管机构资金承接抛压,但高资金成本和去杠杆压力持续抑制上涨动能,市场等待美联储降息,但可能因经济衰退担忧转向利空

开源镰刀 29 - ICO后一个月回看Pump与Bonk,为什么会这样?

本文对比分析了Pump和Bonk两个项目的运营策略与市场表现。Pump通过去中心化流量分发和培养KOL生态,降低了传播成本;而Bonk过度依赖官方背书和社区运营,导致坐庄成本高、流动性不足。作者指出Meme币本质是零和博弈,强调项目方应关注流量变现而非虚假“社区”,并建议投资者避免恋战、及时止损。最终认为Pump的大众传媒模式更适应当前市场,而Bonk的失败源于对传统互助盘逻辑的误判。

当哈佛耶鲁入场,顶尖名校里的加密江湖

2025年8月,比特币价格突破12万美元,哈佛大学等顶尖高校捐赠基金大举投资比特币ETF,标志着传统保守资本加速入场。早在2018年加密寒冬,耶鲁等名校就通过投资Paradigm等基金布局加密市场,如今收获颇丰。此外,全球顶尖高校校友网络形成加密行业核心力量,清华、斯坦福、MIT等校系成为加密项目与人才的重要来源,推动行业长期发展。

Peter Thiel:从PayPal“教父”到加密行业幕后大玩家

美国矿企BitMine成为全球最大企业级以太坊持有者引发关注,其股东之一硅谷投资人彼得·蒂尔(PayPal联合创始人、Facebook早期投资者)的加密投资布局成为焦点。蒂尔早年通过Founders Fund大举投资比特币获利18亿美元,并支持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。近年来他持续加码加密领域,同时通过政治捐款扩大影响力,被视为硅谷与加密行业的重要纽带。

火星周报 | 比特币仍有望在2026年前涨至15万美元

8月17日数据显示,以太坊储备公司和现货ETF累计持持币量达1026万枚ETH,占总供应量8.4%。渣打银行披露挪威主权基金Q2比特币持仓激增83%。分析师预测比特币年内或涨至15万美元,但看衰以太坊前景。某鲸鱼通过ETH质押获利超2068万美元后转入交易所。谷歌加速布局AI与加密领域,与矿企合作并调整政策。日本主播二元期权赌博案例警示投资风险。

BTC、ETH吞噬流动性,山寨币用回购架起“反虹吸炮台”

2025年加密市场迎来繁荣,比特币突破12万美元,传统资本加速入场。山寨币项目纷纷通过代币回购(如Chainlink、Ethena等)争夺市场关注,但效果取决于透明度、执行力和资金来源。回购虽能短期提振信心,但长期价值仍需依赖实际业务增长和可持续收入。市场分化加剧,现金流充足的项目更具优势。